打造移動出行的未來:一窺幕後運作

知名汽車品牌的幕後,製造商不停在製造零件,以實現未來的移動出行辦法。這些團隊負責為汽車企業設計未來的車輛,寫下該行業的下一章。
以下,Mazars集團執行合夥人Jeremy Rice先生,與擁有全球汽车技術領導地位的佛吉亞歌樂電子公司的美洲區總裁Alexander van Laack先生,討論了創新的合作關係和全新的安全措施。

Jeremy Rice Mazars:汽車行業對於變化並不會感到陌生 — 從1908年推出T型號的車款開始,我們已走過了漫漫長路。當時,我們的願景是生產出價錢親民、操作簡單及耐用的汽車。到了現在,客户期望的已然是配備致能技術的低碳汽車。當然,這些發展必須由原設備製造商(OEMs)所推動,他們往往藉實施監管機構的政策,遁供應鏈入手為企業定下基調,從而於將來支配更多供應商的行動。像佛吉亞這樣的企業,人們不但期望它要「跟上 」客户的步伐,更甚的是,在新趨勢出現前作準確預測。對於人們就自動駕駛出現渴求,你是怎麼看的?

Alex van Laack, Faurecia:多年來自動駕駛一直是人們談論的話題,但監管問題仍然是一大障礙。法律責任問題是其一大困難:一些重要的問題懸而未決 — 一旦發生事故,誰須承擔責任:司機、原設備製造商、供應商或是其他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這個問題的完整法例,在自動駕駛成為主流的路上形成阻礙。

另外還有人為因素需要解決:駕駛或坐在一個不受你控制的車輛中,你會感覺舒服嗎?就這一方面,我們的做法是把重點放於會引致全自動駕駛的各個層面。例如,從交通堵塞時的輔助駕駛開始,到輔助停車和自動跟車等。就我個人而言,隨着我花費更多的時間逐步讓我的汽車擁有更多的控制權,我對汽車技術的信任也日益提升。

至於你提出的有關渴求自動駕駛的具體問題,我們正在研究生產力論是否真的是說服司機支持自動駕駛的最佳辦法。我記得我住在巴黎時,因為在汽車後座就能掌控個人管理介面,所以我常常乘搭的士穿梭於擠擁的地區。這樣的環境和設定使我對自動駕駛充滿熱情— 但我目前住在密歇根州,在那裏駕駛更容易,壓力也更小。倡導自動駕駛的人仍然需要提出一個強而有力的理據,論證為甚麼引入自動駕駛會為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均帶來益處。

信任第一

Jeremy Rice:自動駕駛似乎仍然受到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問題阻撓。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仍然必須由司機駕駛,即使司機毋須自己開車,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準備隨時取回控制權,就好像飛機師一般。佛吉亞在提高安全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Alex van Laack:以監管機構和客户的角度來看,自動駕駛的關鍵在於信任。司機必須相信,這輛汽車熟悉周遭環境和車內人員的狀態,比如他們坐在哪裏,又是否分心。如果司機坐在後座,無法握住方向盤,汽車必須能夠及時做出明智的決定。若司機和乘客能在車內做更多事情的話,或會導致更多潛在的問題:例如,安全氣囊的位置和如何移動安全帶等,都需要重新考量。

我們正通過合作夥伴關係來使以上提及的重新考量變為可能。其中一個例子是我們與一家供應商合作,開發可以與我們的座椅一起旋轉的安全帶。這非我們內部可以開發的東西,所以我們需在外部尋找。像這般合作夥伴關係的關鍵在於界定合作的界限,避免任何競爭性的重疊,並確保雙方企業能從中獲得好處。如果夥伴企業有與其競爭的產品,我們仍然可以進行引入,但開始時就要清楚訂明合作的內容。

監管機構對進展持接受態度

Jeremy Rice:過去幾年原設備製造商一直面對着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在美國,總統拜登於8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規定2030年在美國銷售的所有新車中一半是零排放汽車。考慮到立法環境,像佛吉亞的原設備製造商必須非常靈活變通,否則他們最終只能製造出很快就被淘汰的零件。你最近有甚麼與監管機構合作的例子嗎?

Alex van Laack:2021年美國熱車法案(Hot Car Act)出台,可能逼使製造商提供後座乘客的偵測技術。這與我們開發中的雷達傳感器相吻合,這款傳感器可以檢測出車內活人的呼吸頻率和體積,並提醒司機可能出現的潛在危險後果。政府機構顯然樂於接受創新,我們已經在美國與聯邦通信委員會合作處理內部雷達的豁免和開發原型。

綠色未來

Jeremy Rice:可持續發展是未來移動出行對話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看到電動車正在成為主流。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表示,他們將於2025年前生產15款新的電動車;福特汽車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現40%的電動車銷售;而通用汽車則表示將從2035年開始只生產電動車。原設備製造商正在對更加可持續的移動出行發展進行重大投資,但在打造創新以及客户需求方面,似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佛吉亞在提高汽車的可持續性方面做了甚麼?

Alex van Laack: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最高領導層的優先事項;我們有一個專責可持續發展的小組,主力負責新燃料電池和電池組,以減少我們所製造產品的二氧化碳足跡。我們同時為自家品牌的汽車內部使用全新且更可持續的物料。我們的電子部門正在使用主動控噪來降低汽車內的噪音水平:多虧這種軟件技術解決方案,我們現在可以去除一些沉重的阻尼材料,避免使汽車變重或增加其二氧化碳排放量。

預測接下來的事情

Jeremy Rice:在我們這行業,時間表是出了名的難以預測;汽車業務中有很多不同的參與者,有時某一天的進展看似停滯不前,但下一天,我們又會加速實現下一個大躍進。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駕駛文化,世界各地的客户對汽車應該提供的東西又有不同期望—不論是更可持續、更便利、更負擔得起,或是集三者之大成以及更多。如果你必須對汽車製造業的下一步發展作預測,你覺得會是甚麼?

Alex van Laack: 我認為,堅持「技術將允許人們對他們的汽車做甚麼」這想法是有意義的。隨着汽車數位化程度提高,我們定會找到更好的方法來確保汽車更新。一部四年前的手機與一部全新的手機相比並不會落後很多,我認為汽車也會朝着類近的方向發展:多虧有流動軟件作整合,汽車得以成為數位環境的接入點,並因此比十年前的汽車更能保持有用,有價值的時間亦變得更長。這將對自動駕駛的興趣和渴求產生正面影響。因應司機能有機會無縫使用應用程式打遊戲、放鬆和工作,他們會日漸想象自動駕駛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

這篇文章是 「重塑驅動:推動對話」系列的一部分。按這裏閱讀更多。